从治国理政的角度看,要想吸引和使用广大人才,就必须坚持弃短用长的用人原则
若求全责备,国家几无可用之人;弃短用长,则广大人才皆有可用。长短互补,自然就能形成强大的人才优势。唐太宗曾责怪宰相封德彝不注意举荐人才。封德彝分辩说,自己是尽心努力的,只是一直没有遇到优秀人才。太宗听了很生气,说:“过去的圣明君主,使用人才就跟使用器物一样,即用其所长,他们并没有向别的时代借用人才,都是在当代选拔人才。难道说还要等到梦见傅说、遇到吕尚,然后再去治理国家吗?哪一个朝代没有贤人,只怕是我们不了解罢了!”一番话把封德彝说得羞愧而退。唐太宗的这番话充满哲理:要想把国家治理得好,必须得到众多优秀人才;而要想得到优秀人才,必须坚持使人如器、用人所长的用人方针。
朱元璋的见解同样深刻。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与群臣谈论治国方法,其中说道:“建造大厦的,必然要依靠众多工匠;治理天下的,必然依赖于群才。然而人的才能有长有短,正如工匠的技艺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一样。善于砍木的不能开凿石头,善于制造车轮的不能制造舟船。如果在用人的时候,量能授官,则无不可用之才。”朱元璋在这里所讲的关于“治天下必赖于群才”的观点、关于“量能授官,则无不可用之才”的观点,与唐太宗的观点如出一辙。
树立和坚持用人如器、舍短用长的用人思想,对于治国理政的重大意义,不仅像李世民、朱元璋等具有宏图大略的政治家有深刻体会,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文人谋士也都有充分认识。例如,深受元世祖器重的谋臣刘秉忠在上书中说:“贤明的君主用人,就好像高明的木匠用材,根据木材的粗细长短,按照尺寸画线施工”“用人做到人尽其才,则是成功之道。”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也曾向朱元璋建议说:“您想要任用贤人,就应当使人如器,只有做到避短用长,才会取得功效从而有利于国家大事。”他们讲的都是一个道理:要做好国家大事,无论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只有坚持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才会成功。
(来源:共产党员网) (4)
- 上一篇: 刘伯承为何一开始不愿入党
- 下一篇: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量才授官 人事相宜
- ·董必武为一顶帽子作自我批评(2017-01-16 08:21:06)
- ·延安时期的从严治党(2017-01-10 08:34:54)
- ·古代清官的廉洁修身(2016-08-08 11:45:12)
- ·(2016-07-15 11:37:02)
- ·(2016-07-08 11:07:07)
- ·古代官员的议事机制(2016-06-12 08:58:22)
- · 中国古代集权王朝对官员权力的三种制约(2016-06-08 08:17:21)
- · 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问责(2016-06-03 11:06:27)
- ·古代官员休假与读书(2016-05-31 10:24:17)
- ·古代整治“庸官”之道(2016-05-27 10:22:58)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的版权所有 备案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