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4-07-11 点击 次

忧虑于“道德落差”,绝非要对着现实转过头去,而是要通过更有力有效的方式,减小落差带来的心理冲击

 

  最近,一些领导干部落马后,被挖出曾以道貌岸然的正派形象示人,大讲特讲“廉洁反腐、为官之德”,以其行看其言,充满反讽。也有明星级人物“栽了”,平日处处以“好人”形象出现,在荧幕上高谈阔论俨如人生导师,却被曝出因各种违法行为而被捕。

 

  围观公众人物鲜为人知的生活,是人类好奇心的组成部分,所以出现这类事儿时,舆论往往表现得非常亢奋,围观、嘲讽,段子满天飞。以正常人的视角观人观事,不再盲目追捧公众人物,这有积极的一面。但是,也得看到让人忧虑的另一面。干部也好,明星也罢,平日里是经常作为“社会楷模”形象出现,公众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不少对“正派公德”的渴望,当其形象垮塌之时,也难免造成巨大的“道德落差”。除了撕下伪装带来的一丝快感,会不会同时伴有对你我内心关于道德认同的一份伤害——“我很难再相信有什么楷模了”。

 

  一个社会,公共道德发挥着基本调节作用。“德”是不容忽视的稳压器,道德底线若被一再洞穿,什么顾忌都没有,什么坏事都敢干,社会就容易陷入“比坏”的境地。人,终归需要向上的精神追求,而精神价值需要社会道德引领,所以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感动中国人物”,等等,无不希望建构并释放道德楷模的示范效应。

 

相关阅读: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的版权所有  备案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 qq: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