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6-04-01 点击 次

在一个流动社会,特别是城镇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中,对于许多背井离乡、进城的家庭而言,“祖坟”愈发成为维系其与家乡、家族的唯一精神纽带。很多人春节不回老家,但清明节一定回去祭扫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距离老家愈远,回去得愈少,在清明节就愈可能产生“豪华”祭奠的冲动。这与其说是给别人看,不若是后人以一种一厢情愿的方式来安放自己的故土之情,弥补“愧疚”。加之与国外相比,我们的祭奠活动由于缺乏宗教因素,因而也相对要表现得更为“世俗”。当然,商业力量的推波助澜,也进一步激发了这种“世俗”的需求。

 

提倡移风易俗、文明祭奠,确有必要。但在现实中,无论是过去极端年代的“破四旧”,还是当下一些地方行政力量在推行移风易俗改革上的用力过猛,或过于“急功近利”,不仅因“程序”的粗暴而损害了社会的认同度,反倒很容易激发一种逆反和“补偿”心理。事实上,单纯靠外部力量去推动祭奠文化的革新,在另一角度其实是压缩了民间社会的“自省”空间,而使得民俗转变的自发力量愈发式微。而在具体的倡导过程中,若单纯的将一些夸张的祭奠方式指责为“封建迷信”、“不文明”,也无助于真正赢得理解与认同。

 

鉴于各地的祭奠习俗、城乡现实条件的不同,以及习俗转变本身的规律,指望通过一种方式来将祭奠行为纳入到一套“文明”的价值标准中去,注定效果有限。比如说,这些年各方都大力呼吁鲜花祭奠、网上祭奠,看似确实要“文明”、“低碳”,但若作“统一要求”已然有失“地气”。

 

相关阅读: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的版权所有  备案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 qq: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