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路温舒披蒲编”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其中“披蒲编”讲得是西汉年间路温舒的故事。路温舒家里很贫穷,买不起读书用的竹简和帛。但他十分好学。他的父亲是“里监门”,据说官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社区居委会主任。路温舒从小就去放羊,有一次在放羊的时候,发现水池中宽宽长长的蒲草,便割下来带回家,将蒲草编起来用来抄书学习。
路温舒是历史上一个并不太起眼的人物。他能为世人所铭记,恰恰是因为他克服不好的读书条件,为自己创造读书条件的学习精神。古代人读书条件差到连书都没有,可想而知读书是一种极大的奢望,与当今读书环境相比是天壤之别。路温舒只是一个负责和管理刑事的司法部低级官员,和我们现在的很多同志一样,都是基层干部中的沧海一粟。但定神反思我们自己,很多人都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明白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可依然处处找借口。有的同志觉得基层干部没必要读那么多书,于是报纸、刊物层层堆在寂寞的办公室一角,无人问津;有的同志觉得服务于群众需要远离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远离报刊中“虚无飘渺”的想法与观点,才能一心一意地扎根于人民的沃土;有的同志感觉没有时间从而扔掉学习、逃避学习……种种现象,发人深思。
服务于群众的基层党员干部,应不应当多读书?答案是肯定的。笔者以为,作为直接服务于群众的基层党员干部,尤其应当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克服暂时的学习困难,多学一学“路温舒披蒲编”。
基层干部最当“腹有诗书”。“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基层党员干部是群众的服务员,也是群众的学生。群众的智慧宛若无垠的金色麦田、无边的深邃大海、无际的深蓝太空,是无穷无尽的。而基层党组织作为汇聚群众智慧和力量的战斗堡垒,要求党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做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担当者”。基层党组织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是离实践最近的地方,“学以致用”关键看基层。通常理解下,理论的武器距群众愈近,愈易于与实践相融合。“唯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会坚定”,如果基层党员干部只会埋头苦干,只会与群众打交道,而不会读书看报,不会广泛涉猎式的学习,不会周全细致地思考,就容易在政治上迷失方向,模糊判断力,基层的政治功能就会持续弱化,实践之“列车”也会因没有正确的思想“方向标”做指导而不能行稳致远。
基层干部最当“静学以修身”。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增强定力以安心学习。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平时忙碌的工作难以让心宁静下来,读书的时间因此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是碎片化的“不止渴”的阅读。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读书的理由。反向思考,正是因为基层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常常忙得“灰头土脸”的基层干部才更需要“静学以修身”,以书香和笔墨涵养心性,洗尽铅华以塑造组工芳型,淡泊明志以怡心养德。
基层干部最当“好学如日出之阳”。汉·刘向《说苑·建本》中写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青少年好学,像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壮年好学,像中午灼热的日光,明媚艳丽;老年好学,像燃烧的蜡烛,余光烁烁。笔者以为,基层干部当好学如“日出之阳”。爱读书爱学习的基层干部不会老,爱思考、笔耕不辍的基层干部怀揣着一颗甘当小学生的单纯的心。基层大熔炉,既是群众的家,也是党员的家。在基层党组织里,群众就是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古人连书都没有,却朝夕不忘读书。今天,当我们看到办公室里报纸、杂志、书籍堆成山的时候,移动媒体的阅读资料从手机里雪片般飞出的时候,是否会想起用蒲草编连起来抄书学习的那个古代小官员路温舒呢?
来源:求是网
- 上一篇: 三严三实要做到“三步走”
- 下一篇: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的版权所有 备案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