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自信的力量 -pg电子游戏网站

  • 发表日期:2013-01-16 点击 次

     制度的自觉和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任务,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制度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

      对人类美好社会制度的不懈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品质。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在于通过科学揭示社会制度变迁规律,引领社会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种制度自觉和自信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和强大优势之所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党要坚持不断革命,直到人类社会制度的最后形式——共产主义得到实现为止。马克思、恩格斯把对美好社会制度的崇高追求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基础之上,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揭示基础之上,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跨越。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坚定制度自觉和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那天起,党就把建立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写入自己的纲领。党的二大宣言鲜明指出:党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90多年来,制度自觉和自信始终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启、发展和进步。依靠制度自觉和自信,我们党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带领人民成功开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单一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从平均主义“大锅饭”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片面发展体制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体制的转变,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必须不断增强制度自觉和自信,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增强制度自信必须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制度自觉和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和制度优势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必须从历史发展规律的深邃视野,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层动因,从社会主义制度变革完善的深刻逻辑中,全方位把握和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价值和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衷共济解难事、提高效率办好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广泛民主与高度集中的统一、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民主决策与高效执行的统一、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统一、中央治理和地方自主的统一。这些以“统筹结合”为特征的科学高效、实用便利的制度安排,使我们党、国家和社会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统筹协调力、组织动员力、决策执行力和危机应对力,拥有集中一切力量、资源和智慧,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心同德地向着共同目标前进的强大力量。最近几年,我们党和国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大事、要事,从容应对了一系列急事、难事,合力办成了一系列好事、喜事,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和伟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最大限度地发扬人民民主、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政治优势。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们党坚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基础上,构建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民族区域自治与基层群众自治相结合的民主政治发展格局。这些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安排,与西方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三权分立、两院制、联邦制等有着本质区别,能够有效防止和从根本上克服西方政治制度中的“富人政治”、“金钱政治”的弊端,克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效率低下的弊端,克服政党与政党、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相互倾轧、相互攻击、相互拆台的弊端,等等。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全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民主更广泛更彻底的民主,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永葆党、国家和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经济优势。判断一种社会制度的优劣,最终要看它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人民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又显示出多层次、全方位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既尊重市场规律,又发挥政府作用,能够及时纠正市场扭曲,弥补市场失灵,彰显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优势;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动力促动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显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优势。正是在这一制度框架下,我们创造了无数的“中国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穿着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初步建立了以税收调节、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收入调节制度框架,全体人民正向着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不断迈进。而一些同样处于现代转型期的国家,有的照搬“华盛顿共识”,试图通过新自由主义道路实现转型梦想;有的采取“休克疗法”,妄想一夜之间实现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它们无不陷入社会动荡的泥沼,甚至走向改旗易帜、亡党亡国的结局。事实证明,只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就能够始终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共同理想、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坚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而所有这些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都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文化条件和思想基础。

      三、不断增强制度自信,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

      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着眼实效性。

      始终体现时代性,高举伟大旗帜、突出时代主题,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制度创新决不是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增强制度自觉和自信,就是要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赖以确立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优势和价值,更加自觉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扩大制度认同,凝聚制度共识,夯实制度根基;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不照搬西方制度模式,决不搞全盘私有化,决不搞“新自由主义”,决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决不允许“两极分化”。

      始终把握规律性,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就要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有机统一起来,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特色;就要坚持把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统一起来,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使制度创新建立在科学理论之上;就要坚持把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符合民族习惯的制度体系;就要坚持把继承历史传统与顺应时代潮流有机统一起来,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鲜活的时代内容。

      始终富于创造性,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这就为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把改革创新的勇气与求真务实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又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有领导、有步骤、分阶段地加以推进,积极稳妥而又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始终注重实效性,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要按照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要求,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统筹兼顾,使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相配套,新建制度与原有制度相承续,各领域各方面的制度相衔接,着力解决一些制度规定不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要求的问题,解决一些制度不严密、不完备、不配套的问题,解决一些具体制度只有原则性要求而无操作性措施的问题,增强制度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执笔:李 毅 李清华)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朱书缘、赵晶)

       制度的自觉和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任务,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制度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

      对人类美好社会制度的不懈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品质。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在于通过科学揭示社会制度变迁规律,引领社会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种制度自觉和自信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和强大优势之所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党要坚持不断革命,直到人类社会制度的最后形式——共产主义得到实现为止。马克思、恩格斯把对美好社会制度的崇高追求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基础之上,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揭示基础之上,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跨越。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坚定制度自觉和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那天起,党就把建立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写入自己的纲领。党的二大宣言鲜明指出:党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90多年来,制度自觉和自信始终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启、发展和进步。依靠制度自觉和自信,我们党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带领人民成功开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单一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从平均主义“大锅饭”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片面发展体制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体制的转变,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必须不断增强制度自觉和自信,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增强制度自信必须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制度自觉和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和制度优势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必须从历史发展规律的深邃视野,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层动因,从社会主义制度变革完善的深刻逻辑中,全方位把握和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价值和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衷共济解难事、提高效率办好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广泛民主与高度集中的统一、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民主决策与高效执行的统一、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统一、中央治理和地方自主的统一。这些以“统筹结合”为特征的科学高效、实用便利的制度安排,使我们党、国家和社会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统筹协调力、组织动员力、决策执行力和危机应对力,拥有集中一切力量、资源和智慧,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心同德地向着共同目标前进的强大力量。最近几年,我们党和国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大事、要事,从容应对了一系列急事、难事,合力办成了一系列好事、喜事,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和伟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最大限度地发扬人民民主、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政治优势。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们党坚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基础上,构建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民族区域自治与基层群众自治相结合的民主政治发展格局。这些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安排,与西方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三权分立、两院制、联邦制等有着本质区别,能够有效防止和从根本上克服西方政治制度中的“富人政治”、“金钱政治”的弊端,克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效率低下的弊端,克服政党与政党、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相互倾轧、相互攻击、相互拆台的弊端,等等。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全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民主更广泛更彻底的民主,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永葆党、国家和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经济优势。判断一种社会制度的优劣,最终要看它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人民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又显示出多层次、全方位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既尊重市场规律,又发挥政府作用,能够及时纠正市场扭曲,弥补市场失灵,彰显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优势;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动力促动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显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优势。正是在这一制度框架下,我们创造了无数的“中国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穿着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初步建立了以税收调节、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收入调节制度框架,全体人民正向着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不断迈进。而一些同样处于现代转型期的国家,有的照搬“华盛顿共识”,试图通过新自由主义道路实现转型梦想;有的采取“休克疗法”,妄想一夜之间实现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它们无不陷入社会动荡的泥沼,甚至走向改旗易帜、亡党亡国的结局。事实证明,只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就能够始终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共同理想、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坚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而所有这些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都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文化条件和思想基础。

      三、不断增强制度自信,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

      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着眼实效性。

      始终体现时代性,高举伟大旗帜、突出时代主题,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制度创新决不是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增强制度自觉和自信,就是要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赖以确立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优势和价值,更加自觉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扩大制度认同,凝聚制度共识,夯实制度根基;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不照搬西方制度模式,决不搞全盘私有化,决不搞“新自由主义”,决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决不允许“两极分化”。

      始终把握规律性,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就要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有机统一起来,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特色;就要坚持把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统一起来,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使制度创新建立在科学理论之上;就要坚持把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符合民族习惯的制度体系;就要坚持把继承历史传统与顺应时代潮流有机统一起来,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鲜活的时代内容。

      始终富于创造性,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这就为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把改革创新的勇气与求真务实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又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有领导、有步骤、分阶段地加以推进,积极稳妥而又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始终注重实效性,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要按照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要求,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统筹兼顾,使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相配套,新建制度与原有制度相承续,各领域各方面的制度相衔接,着力解决一些制度规定不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要求的问题,解决一些制度不严密、不完备、不配套的问题,解决一些具体制度只有原则性要求而无操作性措施的问题,增强制度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

    相关阅读: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的版权所有  备案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 qq: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