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既是一个经验性的历史展开过程,更是一个主体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逻辑展开过程。如何既立足于历史事实和文献资料又不拘泥于此,而以哲学逻辑学的分析方法做理论的凝练和抽象,从历史的具体上升到理论的具体,发掘它的逻辑展开过程以探讨其体现的内在规律性,是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这就是要深入理解其本质内涵,分析其内在矛盾关系,揭示其逻辑展开过程,探讨其思想发展机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存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中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过程。
概念分析是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核心就是下定义,就是划界,即阐明研究的问题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分析,从构成要素及其矛盾关系上,提出并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和基本概念,就是要弄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是什么。重点是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存在而不是静态的结果性存在,是社会实践运动过程和思想理论运动过程的统一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态过程的实践和理论结果。
2、从静态的构成要素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动态过程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实际、运动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等核心要素,这些要素间的矛盾关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自我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运动过程。
3、从动态的运动过程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和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中国文化和中国实际,中国文化和中国实际走向马克思主义,二者之间的互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态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中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张力和中国实践的内在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基础。
发生学分析是哲学理论分析的初步,是一种黑格尔式的精神现象学的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学分析,就是要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产生的内在根据,就是要从内在的理论张力、实践依据及现实条件等方面,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上的可能性、现实上的可能性以及从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及条件。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是否需要中国化?中国是否需要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内在地包含着理论性与实践性、真理性与发展性、世界性与民族性、历史性与当代性、一般性与具体性等内在张力,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依据,即理论上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必须走向实践,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相结合,在同时代特征结合的过程中既展现其当代价值又获得其当代形态,从而实现其自身的目的和价值。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需要。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依据:特定阶段上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及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理论需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依据,即实践上的可能性。
3、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入、传播和被接受,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和革命觉悟的出现,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产生,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展开,构成了多方面的现实基础,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成要素的产生以及矛盾关系的展开,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一种现实存在。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矛盾是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个核心矛盾的展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它不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更是一个自觉的社会历史过程,是历史必然性同主体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个核心矛盾,这个核心矛盾的展开构成了运动本身的内容。为此,必须要弄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客体的特殊内涵,以及它们之间互动关系展开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就是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社会大众需求、并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具体分为组织主体、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等。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主体应该具有五种理论自觉:自觉实现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化、自觉学习和掌握中国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理论的解释力、自觉树立自主的文化标准权意识、自觉形成战士与学者相统一的风格。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就是进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当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际。从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体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五四运动后,真正进入中国思想界之时,并不是作为整体性的理论形态,而是以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等精髓观点的形态进入的;作为完整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后来的研究和运用的过程中,逐步进入中国思想界的。第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时,就不是把它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而把它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行动指南、理想信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是作为指导思想而非一般性的学术理论。第三,中国人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之时,所接受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从日本、俄国等地引入的次生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中国,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比较多地翻译到中国之后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时至今日依然没有也不可能终结,近年来所谓走近马克思、回归马克思、还原马克思的观点,就说明了这种情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体的中国实际,包括了中国的民族特点,文化传统,中国历史,中国现实,时代特征等。特别要注意的是,中国文化同马克思主义,产生于不同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容和文化性质,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都有存在的价值和立足的空间,是两种异质性的文化,既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取代中国文化,也不可能用中国文化取代马克思主义。当然,二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契合点,正因为如此,它们在不断碰撞的过程中发生融合。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客体矛盾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主体和客体始终处于互动过程当中,并具有历史的开放性,从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理论运动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类客体是被结合的对象,它们之间的结合不是自然自发的,而是主体性的过程,是通过理论主体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过程,没有主体的自觉结合,就不可能出现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是不断发展的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步成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两类客体也都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而不断更新和发展。正是在主体、客体不断变化,以及二者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越来越走向深入。因为主客体本身的变化发展以及它们之间互动关系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一个终结的运动,而是一个开放的运动。在开放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形成阶段性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四、从纵向展开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植入、融合、再生、发展” 四个前后相继的逻辑环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时态逻辑进程。
从质的规定性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有实践层面的内涵,也有理论层面的内涵。从理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运动过程,具有自身的逻辑特征,呈现出相对独立的思想逻辑。从历时态的纵向展开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前后相继的四个逻辑环节:植入,融合,再生,发展,这四个逻辑环节的结果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创新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化”。
1、译介和植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所谓译介和植入,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部分或整体观点,通过语言转换,从另一种文化形态移入到中国的文化系统当中,增加中国文化的构成要素。但是,植入之后,是否为中国知识界和社会大众所接受,是否能够同中国民族特点、历史文化、现实实际相结合,则是下一步事情。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之间的早期碰撞,出现了三种“水土不服”的情况。一是曲解整合。二是拒绝排斥。其三,硬性移植。
2、吸收与内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起点。所谓吸收,就是理论主体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理论精髓,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人类文明发展积累的优秀成果,经过历史检验的实践经验,为开展理论创新奠定正确方向和知识积累。所谓内化,就是理论主体通过由外而内的头脑武装,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方法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实现主观世界的根本改造,实现外来理论向自身思想结构的转换,同时将学习而得的各种优秀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自身的知识要素,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主体的生成过程。
3、融合与再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环节。所谓融合,就是在吸收内化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及其经验相结合,同中国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历史文化、现实实践的良性互动。所谓再生,就是将世界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换为带有中国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的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理论风格上的空间转换,在理论应用域上的时间转换;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和中国经验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提升,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和理论建构,形成再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4、突破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走向。所谓突破,就是沿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追随当代人类实践的步伐,根据时代特征和矛盾发展的趋势,不断实现思想解放,突破传统文化中已经过时的内容,已经不适应当代实际要求的经验,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带有时代局限性和空间局限性的个别观点。所谓创新,就是要在坚持基本原理和结合转化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推动实践和理论上的新创造,提出新的思想观点、概念论断、理论体系、对策思路,共时性地推进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五,从横向展开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民族化、时代化、实践化、大众化”四个理论维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时态逻辑。
1、世界性理论同民族性特点相结合的民族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科学思想体系,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但是,这种世界性的真理必须同各国的具体实践、各民族的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对这个国家和民族产生科学指导意义。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具体特点相结合,才能发挥其真理性力量。
2、经典性理论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时代化过程。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质就在于,它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这一特质决定了它是一个无任何理论死角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科学思想体系,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与自然科学和人类知识走向相一致,与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趋势相一致,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相一致,因而具有真正的科学真理性、当代开放性。也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同当代实际相结合,才能不断焕发出其当代性的理论光辉。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性理论同当代科学理论、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使之总能够展示出其当代性价值。
3、普遍性真理同具体性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化过程。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他们理论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走向实践,必须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中国共产党又是在同教条主义的不断斗争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4、严密性理论同群众性实践相结合的大众化过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逻辑严密、完整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具有完备的学术性、理论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以通俗化的语言、简明化的形式、大众化的风格,传播到社会大众的头脑当中,转化为群众的集体意识,真正掌握群众并形成强大的实践力量,实现时代精神精华向民众群体意识的转化。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科学机制主要包括信仰引领机制、实践动力机制、集体智慧机制、思想共识机制、思想交锋机制等。
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其外化的过程中,具体地展现为理论主体推进理论创新进程、生成理论创新成果的动态机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就是作为理论创新主体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遵循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入剖析理论研究的客体对象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实践,把中国的实践经验提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不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以理论创新主体为核心,社会实践基础、思想发展逻辑、理论研究客体、理论发展条件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程序,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科学机制。具体说来,这些机制主要包括信仰引领机制、实践动力机制、集体智慧机制、思想共识机制、思想交锋机制等。
1、信仰引领机制,就是指理论主体坚定自己的信仰,在理想信念的引领下,坚持正确的理论发展方向,展开深入的理论探索,提出创造性的理论观点。理论是有方向的,理论的方向同理论家的信仰是分不开的。
2、实践动力机制,就是指理论主体着眼于实践本身和客观形势的新发展,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新的时代特征和矛盾变化的趋势,不断从实践中获得新的素材,捕捉新的理论生长点,破解和回答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实现理论创新。
3、集体智慧机制,就是指不同层次的创新主体分别从自身的角度和层面提出自己的建议、思考、观点,这些创新成果通过有效的渠道和平台融合,经过核心主体的总结提升,成为符合科学规范的理论观点或思想体系。这个机制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显得非常突出。
4、思想共识机制,就是通过理论武装、统一思想的过程,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断深化到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深处,日益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觉追求,转化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发挥其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功能。
5、思想交锋机制,就是指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方向,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抵御各种不正确的理论观点,同错误和反动的思想倾向进行不妥协的理论斗争,在斗争中驳倒错误思想,阐明、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
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形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不是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原生态的中国文化,而是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中国化了的、再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的现代化了的中国文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反映中国具体实际、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型的文化形态。它既不是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原生态的中国文化,而是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中国化了的再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的现代化了的中国文化。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释中国文化,从而打通了两种思想体系、两种文化结构的联系,破解了马克思主义外来者的角色定位,使马克思主义内在化、民族化,使中国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能够在心理上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中,建构了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代表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2、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质疑: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两种异质性的文化体系,融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一开始就遭遇了种种坎坷。即便是经过了近百年的融合并已经有了丰富理论成果,当今中国理论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合法性问题依然在争论。一些人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背离了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不能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些人则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切断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逻辑,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中断。其实,用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来否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是错误的,用原生态的中国文化来取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做法同样是不正确的,所谓儒学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张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种存在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态性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综合性的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具体地展现为三种存在形态:第一,中国化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中国化的实践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和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以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领导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第三,中国化的民族风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一个鲜明的特点,就在于在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有深刻的把握,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了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
-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新认识
- 下一篇:
- ·(2016-05-19 10:05:44)
- ·实现“由大到强”历史跨越的思想指针(2016-05-19 10:04:04)
- ·治国理政新思想(2016-05-19 10:01:55)
- ·持续推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之举(2016-05-19 09:56:09)
- ·思想常提纯 灵魂常回炉(2016-05-13 08:31:32)
- ·学习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2016-05-06 09:05:05)
- ·(2016-05-04 16:01:04)
- · 思想常提纯 灵魂常回炉(2016-05-04 15:57:19)
- ·全面把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16-03-23 23:01:09)
- ·(2016-03-23 22:58:34)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的版权所有 备案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