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惧怕疼痛,但并非人人了解疼痛。当疼痛来袭,是不是忍忍就过去了?忍痛的时间越长,忍痛的能力就会增加吗?听说止疼药副作用大,所以能不吃就不吃?
针对这些疑问,《我国五区域疼痛领域调研报告》公布,来自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协会代表等就中老年人常见疼痛、疼痛认知误区及疼痛的科学管理等话题展开探讨。
我国第三大健康问题
在疼痛科门诊,往来穿梭的患者感受到的疼千奇百怪:有人形容“像针扎了似的”,有人觉得“如刀割”,有人说像“万箭穿心”,有人描述“像烧红的火钳子在骨髓里烫”……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表示,剧烈疼痛带给人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会让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使人产生一系列焦虑、抑郁、躁狂等不良情绪与心理障碍,还会导致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低下,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华介绍,据统计,全球有近56%的成人每周至少会经历一次疼痛,在中国,疼痛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
“从医学看,疼痛分轻度、中度、重度;从病程看,疼痛分急性疼痛、慢性疼痛,超过3个月以上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叫慢性疼痛。”樊碧发介绍,急性疼痛往往是一种症状,而慢性疼痛则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疼到什么程度才叫剧烈疼痛?“我们理解的剧烈疼痛,至少是中重度及以上的疼痛。”樊碧发介绍,中重度及以上疼痛有个量化指标,即影响睡眠,“例如患者好不容易睡着以后,一翻身又醒了,睡眠断断续续,需要寻求止痛药或医生的帮助才能解决疼痛,这至少是中度以上疼痛;什么是重度及以上疼痛?患者可能一夜都睡不着,迫切希望甚至到急诊去解决疼痛问题。”
专家介绍,进入中老年阶段后,人体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各项机能趋于退化,疼痛问题往往随之而来。中老年人常见的疼痛问题包括软组织疼痛、骨骼肌肉疼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神经痛(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带来的疼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头部或颌面部疼痛、癌性疼痛(各类癌症引起的疼痛)等。
5个发现、7大误区
疼痛领域的日常诊疗情况如何?会上公布的《我国五区域疼痛领域调研报告》展示了关于疼痛的5个发现、7个误区。
此次调研发现,颈肩腰腿痛、神经痛、癌痛、软组织痛,是门诊常见的慢性疼痛;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较为常见,不同医院疼痛相关门诊该类疾病比例不同,约为10%—40%;有基础性疾病(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的中老年人,发生疼痛的风险较高;中老年人有慢性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发生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风险增加;公众对疼痛的认知误区较多,需要提升正确预防疾病和管理疼痛的认知。
“人们常说疼死了,这句话看似普通,但真的有人因为疼痛想要放弃生命。因此,我们呼吁疼痛无需忍、也不用忍。”《医师报》社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说,希望借助此次报告的公布,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疼痛的正确认知,及早管理疾病,预防或减少疼痛的发生。
专家表示,疼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是人体避免伤害、及时发现隐患的保护机制。然而,面对长期的、剧烈的疼痛,许多人容易陷入认知误区。
“有的人认为疼痛不是病,用不着专门去治,病好了疼自然就好了;有的认为疼痛吃止疼片就行了,不管是头疼、肚子疼、脚疼还是哪里疼,都吃止疼片,这是乱用药物,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有的认为止疼药副作用大、毒性强,坚决不吃,结果越来越疼。”樊碧发强调,医学研究发现,如果能科学有效止疼,原发疾病也会趋向于好转或治愈。同时,许多慢性病可能会终身伴随患者,但人们不必长期带痛生活。
对患者而言,忍痛时间越长,忍痛的能力是否就会增加?对此,樊碧发介绍,长期忍痛不仅会让人对疼痛的耐受力越来越低,容易一碰就痛,特别严重时还会导致人体的抗痛系统阈值降为零,产生不碰也痛的“痛觉超敏”现象。樊碧发强调,一旦发生疼痛,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尽早规范治疗和管理,“疼痛的治疗需要一定时间,不是所有疼痛都能够一经治疗就完全消失,也并不是所有神经都能‘烧’掉,需要医生的综合评估,我们疼痛科医生希望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经过治疗后,帮助患者避免或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慢病叠加 疼痛升级
“慢病共病越多,越容易痛上加痛,使疼痛剧烈程度升级。”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红介绍,研究发现,身体疼痛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肾脏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以带状疱疹为例,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慢阻肺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慢性肾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这些患者得带状疱疹后感受到的痛感会更强,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也高于健康人群。“因此,针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个性化的慢病宣教管理很重要,要帮助他们在疾病以及疼痛面前变‘被动’为‘主动’。”王红说。
专家介绍,多数疼痛还与久坐久站、不良姿势、过度弯腰、缺乏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相关。管理好这些诱因,有助于防疼痛于未然。例如,保持良好的情绪、确保规律的作息与睡眠、均衡饮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的发生;改变不良姿势,适当锻炼腰背部肌肉力量,可以预防腰背部疼痛的发作;积极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可以帮助治疗骨质疏松,能够预防或延缓关节炎疾病的进展。对于有基础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还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提前预防常见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及带状疱疹等,减轻慢病共病叠加带来的疼痛风险。
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可以接种疫苗吗?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科长陈秋萍介绍,老年人接种疫苗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综合考虑自身身体状况,重点把握疫苗的适用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这三大关键词,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关于疫苗的接种禁忌,陈秋萍介绍,一般有3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对疫苗成分过敏者,不能接种该疫苗;如果患者处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正处于疾病的急性期,建议暂缓接种;对于患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疼痛认知七大误区,您踩坑了吗?
误区1:疼痛不是病,忍忍就过去了。
真相:疼痛不能忍也不必忍。慢性疼痛会给机体带来很多危害,会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内分泌紊乱、睡眠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受损等。此外,还会造成患者和家属心理上的伤害。很多患者由于长期的顽固性疼痛,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自杀倾向。
误区2:疼痛是与生俱来的,不可避免。
真相: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或加强对慢性病的管理,对一些感染性疾病提早接种疫苗预防,可以很大程度避免相关疼痛的发生。
误区3:止疼药副作用大,坚决不吃。
真相:专科医生开出的止疼药已经在最小副作用下最大限度地减缓患者的疼痛,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定量地服用。
误区4:忍痛时间越长,忍痛的能力也会增加。
真相:慢性疼痛如果持续存在,会导致人的外周神经敏化、中枢神经敏化,会使患者的疼痛敏感度越来越强。
误区5:吃止疼药会掩盖疼痛的病因。
真相: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治疗疼痛本身就是治疗疾病。
误区6:疼痛通过治疗可以百分之百消失。
真相:很多慢性病的疼痛是不能够百分之百消除的,大部分是减少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误区7:把引起疼痛的神经“烧”了,就不会疼了。
真相:在临床上有些神经是能“烧” 的,有些不能,并不能用“烧”神经一种方式对待所有疼痛。针对神经的治疗措施,取决于疼痛的时间、部位及患者的基础情况等。
摘自《我国五区域疼痛领域调研报告》
共享共治,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一定能让互联网更繁荣、更干净、更安全,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摘自:(人民网)
- 上一篇: 秋季呼吸道传染病如何防治
- 下一篇:寒潮天气避风寒 增温保暖保健康
- ·(2015-09-06 16:31:42)
- ·(2014-12-04 11:13:08)
- ·缓解胃病疼痛的小妙招(2012-05-16 18:13:21)
- ·(2012-04-11 16:29:54)
- ·四大恶习最伤颈椎(2012-02-09 16:43:33)
- ·慢性咽炎的饮食调理(2010-08-18 00:00:00)
- ·5种沐浴法让你告别肩颈疼痛(2011-05-27 00:00:00)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的版权所有 备案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 qq: